如果歷代皇帝都在一個群里pk誰家生娃最多,恐怕大唐的李大家們會叉腰狂笑,而天水朝廷的趙官家們,則會集體退群,就算徽宗趙小佶扒著門框不走,也會被祖宗們強行拖走的。
為什麼?
因為從秦朝到清朝,其他家都多半到王朝晚期才會出現生不出娃的現象,只有大唐天子們,哪怕很少正經的娶老婆,兒子閨女也一堆堆如雨后春筍往外冒,就沒有生不出來的時候。
而趙宋朝廷則相反,他們從開國初期到王朝末路,官家們從青春年少到白髮蒼蒼,從始至終都拼搏在生娃第一線上,還凄慘的幾乎要顆粒無收。
北宋的趙官家們好歹還有趙小佶挽尊,數據沒有南宋那麼難看,可以說,是趙小佶以一己之力拔高了北宋官家們的生育水平線。但南宋朝廷別說趙小佶了,連最少9子7女的趙三炅的水平都沒有。
知道南宋皇帝們想要生個娃有多難嗎?
北宋某些皇帝兒子養不大好歹還能養大閨女,南宋皇帝可是兒子閨女都難生、難養,就連皇位傳承,也基本靠過繼。
其皇室成員之凋零,縱觀上下五千年,根本無人能出其右,其核心成員就好像被詛咒了一樣。
此時此刻,面對子嗣這個話題,南宋諸位官家們,都留下辛酸的淚水。
開國皇帝高宗趙構,即位前生了五個閨女,都跟著祖父徽宗北遷了,出逃在外的趙構,后來就只生一個兒子元懿皇太子趙旉(1127.6.13-1129.7.11),還在3歲夭折。
獨生子夭折后,失去生育能力的趙構,不管內心多麼的不情愿,最終只能靠過繼宗子,就是孝宗趙眘。
孝宗趙眘一改嗣父的萎靡,在即位前和髮妻郭氏一口氣生了四個兒子一個閨女,即位后卻顆粒無收,啊不,還生了倆閨女,一共七個娃,分別是:
莊文皇太子趙愭(1144-1167.7.10),24歲早亡;
魏惠憲王趙愷(1146.4.24-1180.2.9),35歲早亡;
宋光宗趙惇(1147.9.4-1200.8.8),54歲;
邵悼肅王趙恪,沒取名字就夭折,追賜名爵;
嘉國公主(1149-1162.4.2),14歲夭折;
小公主(1181-1181),五個月夭折;
鄭國公主,出家。
孝宗四個兒子夭折、早亡三個,剩下一個光宗不但是大不孝,還是精神病患者。
盡管孝宗的生育能力不能和趙炅、趙頊等人比擬,能夠抱上大孫子的高宗趙構就已經很滿意了,但讓他沒想到的是,南宋朝廷到了第三代,生育又開始變得艱難。
身為長子長孫的趙愭自己早亡,還只生了一個兒子趙挻(1165.6.1-1173.2.22),9歲夭折。
排行老二的趙愷,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閨女,長子趙攄(1170-1175之前),大概活了三四歲;次子沂靖惠王趙抦(1177-1206.5.1),30歲早亡;長女安康郡主(1167-1205),39歲亡故。
老三光宗趙惇,則有兩個兒子三個閨女:
長子趙挺(1165.4.15-?),夭折;
次子寧宗趙擴(1168.10.20-1224.閏8.3),57歲;
閨女文安公主、和政公主、齊安公主,全部夭折早亡。
孝宗成人的三個兒子,則一共給他生了五個親孫子,結果又夭折三個,第四代中就只剩下趙擴、趙抦堂兄弟倆,他哥倆在生育上還是蠻拼的,就是養不活,哥倆一共生了十一個孩子,十男一女,卻全部陣亡:
趙抦只有一個兒子趙垓,3歲夭折。
寧宗趙擴九子一女,全部夭折:
長子(1192.3.7-1192.4),沒取名滿月夭折;
兗王趙埈(1196.6.28-1196.8.15),不到倆月夭折;
邠王趙坦(1200.1.12-1200.8.19),七個月夭折;
郢王趙增(1200.11.11-1200.12.1),沒滿月夭折;
華王趙坰(1202.閏12),同樣沒滿月夭折;
申王趙墌(1207.1.11),生下來就夭折;
順王趙圻(1207.1.11-1207.2.17),剛滿月夭折;
肅王趙垍(1208.3-1208.閏4.14),滿月夭折;
邳王趙坁(1223.1.6-1223.2.25),滿月后夭折;
祁國公主(1208),六個月夭折。
艾瑪!感覺寧宗遭遇喪子之痛都麻了!還要面對皇位無人繼承的局面,老凄慘了。
在大臣的建議下,寧宗效法高宗,在宗室中選擇宗子過繼,即景獻太子趙詢(1193-1220.8.6),還給早亡、兒子夭折的堂弟趙抦也過繼一個孩子,即趙竑(?-1225.1.9)。
讓寧宗無可奈何的是,6歲就進宮接受培養的太子趙詢,也命運不濟的早亡了,且沒有給嗣父留下一男半女。
年紀已經老邁的寧宗沒有時間和精力再次從頭培養,就把堂弟的嗣子趙竑截胡,立趙竑為皇子,另外又讓宰相史彌遠給趙抦過繼宗子,即后來的理宗趙昀(1204.1.5-1264.10.2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