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昌宗還曾向武則天推薦了自己的哥哥張易之,說此人才華皆不輸自己,武則天聽聞立刻將其召入宮廷,見到后果然如張昌宗所說的那樣,自此兩兄弟便成了武則天身邊的紅人,宮廷重地可以隨意進出。
后期,張昌宗被任命為司仆卿,張易之則擔任麟臺監(后提拔為鄴國公、恒國公,三百戶實封),權勢顯赫一時,太子李顯、相王李旦等人明里暗里都要巴結兩兄弟。
曾經李唐皇室貴族擅自非議張易之兄弟獨攬朝政大權,武則天得知這個消息后直接殺了其中的兩人——李重潤和永泰郡主,算是殺雞儆猴。
張昌宗的結局
古人云「月滿則虧水滿則溢」,太過的寵愛往往不是什麼好事,雖然張昌宗比較受武則天的寵幸,但德不配位必遭災禍。
張昌宗、張易之兄弟的出現更像是武則天手里的一個工具,兩人是武后的話事人,雖然聲名顯赫、權傾一時,但也在無形中承受了文武百官的怨氣,為后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。
公元705年,張柬之、崔玄暐等人發動神龍政變,羽林軍迎接太子李顯進宮。
當時,武則天已經垂垂老矣,對朝廷的掌控早已不如以往,無法保護兩位男寵。
就這樣,張易之、張昌宗兄弟被殺,就連張昌期、張同休和張景雄等親戚也被斬首示眾,李唐王朝一場荒唐的「面首歷史」到此得以落幕。
想當年,靠著自己的容貌和魅力折服了太平公主和武則天,但卻改變不了自己「跳梁小丑」的地位,當所謂的寵愛消散之后張昌宗也只不過是別人手中的一顆棄子罷了,成為了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。
不在乎天長地久,只在乎曾經擁有,心甘情愿成為男寵的張昌宗在九泉之下想起自己生前的行為時,不知道是后悔還是會無憾。
對此,你有什麼看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