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說,自漢高祖起,多位帝王都是選擇在「男日」下葬,遵從祖制,也祈求大吉。
而唐朝帝王的殯葬日期則更加信奉「魁、罡日百事宜避」,尤其在唐代宗到唐德宗年間,對殯日的選取尤為考究。
由此可以看出,為了能夠選定吉日,既能告慰亡者魂靈,又能綿延王族福澤,歷朝帝王對下葬的時間都極其重視,為了能夠擇定良日,停柩等待自然也順理成章了。
至于另一層面的原因則是便于臣民行哀禮。
皇帝貴為天子,一旦去世往往是舉國哀悼,,通常在皇帝駕崩后的一定時期內,全國上下都需要禁止娛樂宴飲,皇親國戚更是要嚴格服素縞,禁婚嫁。
除此之外,朝內大臣和宗親貴戚們還需要進宮哭吊,也就是「臨禮」,臨禮可謂是貫穿了喪葬典禮的全過程。
一般來說,皇帝去世之后,從聞喪到小祥期間,文武百官每天都要兩次前往宮內哭悼皇帝,從小祥之后,就減為每天早上哭臨一次,以盡哀情。
宋史中就有記載,宋徽宗逝世后,「文武百僚朝晡臨于行宮。自聞喪至小祥,百官朝晡臨;自小祥至禪祭,朝一臨。」
當然,也有些皇帝會采取比較特殊的「逢七入臨」的臨禮方式。
也就是從皇帝崩逝之日起,到第七天、第十四天等七的倍數時日,群臣都需要入宮哭吊皇帝,直到滿四十九天為止。
除了朝中臣子哭祭之外,皇帝去世后也有外邦前來吊喪的情形出現,這樣的「喪葬外交」最為典型。
宋真宗去世后,契丹國王便派遣使者專程來到宋真宗的靈前代為祭拜。
因此,為了便于天下臣民觀瞻天子遺容,施行哭吊祭拜等禮儀,皇帝的停柩待葬也就顯得格外有必要。
掌冰防腐,退避蟻蟲
古時皇帝的殯期一般都要持續幾個月之久,唐玄宗停柩約一年十一個月左右,唐肅宗停柩約為十一個月,就連向來以崇尚節儉著稱的唐太宗,也殯期停柩三個月。
那麼在技術設備都欠發達的古代,要如何保證皇帝的尸身不腐呢?
如若皇帝崩逝的時候時值盛夏,如何確保遺體的干凈整潔,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另一大難題。
而古人也想出了諸多辦法來防止尸體腐爛。
《周禮》中就曾提到過,說「凌人掌冰」。
也就是說,在逢有國君逝世一類的大喪之時,一般會設置「凌官」一職,專司供應冰塊來保護尸身不腐的工作。
古時冰塊難得,一般的官員庶人是沒有資格享用冰塊的,而用冰塊維持尸體遺容就成為了皇帝的尊享。
除此之外,治喪之禮還有其他的一系列流程,也可以起到很好地保護尸體防止腐爛的目的,比如「沐浴」、「襲尸」以及「治棺槨」環節。
所謂「沐浴」,顧名思義就是在死者逝世后為其洗凈身體。而皇帝離世后的沐浴環節則更為講究。
沐浴所用的湯水主要是「米湯」,就是用淘米水煮制而成的湯水,并在其中加上香料。
為皇帝實施的沐浴環節還包括了清洗、理發、凈體等多項流程,目的就是確保亡者能夠干凈體面的離世,以及盡可能的保證尸身不要輕易腐壞。
接下來就是「襲尸」環節,為皇帝穿衣加服,加蓋襲被,以盡可能保護尸身暴露在外的皮膚,避免空氣中污濁之物的侵蝕腐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