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時期“邊塞軍旅詩”盛行,很多詩人都愛這一類的題材。其中寫得最好的,大概就是王昌齡、王之渙、高適、岑參等人。
高適、岑參二人都曾參過軍,在邊關上打過仗,所以他們的邊塞詩數量是比較多的,成就也很高。但是若論影響力的話,還是要數“二王”。
王昌齡有一首《出塞·其一》,王之渙有一首《涼州詞》,都是非常著名的邊塞詩。從這兩首詩的敘事內容來看,王昌齡、王之渙應該都沒有去過邊塞。
王之渙的《涼州詞》,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,描繪出了一幅大漠風情畫。王昌齡則憑借著對本民族同共苦難與訴求的提煉,傳達出了一種跨越千年的情感困惑。
另外,王昌齡在唐代詩壇的地位很高,號稱“詩家天子”、“七絕圣手”。他的軍旅詩《出塞·其一》被明朝李樊龍認為是——“唐詩七絕壓卷之作”。
《出塞·其一》賞析
《出塞·其一》——唐·王昌齡
秦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
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
登臨長城,眺望遠方。空中的明月和遠處的關隘,還是和秦漢時期一模一樣。而那些為保衛國家遠征邊塞的將士們,從這里出去以后,就再也沒有回來。
假如李廣、衛青和霍去病這樣的絕世名將還健在的話,那麼他們一定不會允許胡人一路揮戈南下,占據陰山。
王昌齡這首七絕最厲害的地方不在于文學創作技巧,而在于對民族共同記憶的“提煉”與“喚醒”。他這首詩的主題是對中國歷代“對外作戰”中,一直是北強南弱的一種“反思”。
盡管王昌齡“反思”的結果,簡單、片面地把中國南方民族打不過北方民族的因由歸結為了沒有“龍城飛將”。但是他這首詩關鍵的焦點,一直是中國人千百年來耿耿于懷的東西。
中國古代,南方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全方位領先于北方少數民族。可是在長達二、三千年的時間里,在南北作戰中,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是北方取勝。
于是野蠻戰勝了文明,社會總是在前進中倒退。然后普通人會開始反思:我們究竟是哪里沒做對呢?我們的經濟更發達,所以士兵不缺糧食和衣物。
我們科技比北方發達,所以我們的武器也很先進。而且我們的軍事理論也比北方發達,我們還有《孫子兵法》和《六韜》、《三略》。
結果人家一群“野人”搖著馬鞭“嘿嘿,哈哈”地亂叫一通,光憑蠻力就把我們干趴下。于是王昌齡就想:這肯定是因為我們沒有李廣、衛青、霍去病,有的話早就把他們趕回老家去了。
其實光憑這首詩的第三句就可以看得出來,王昌齡完全不懂軍事,因為根本不清楚秦、漢和匈奴作戰的時候,秦朝與漢朝的優勢到底在哪里。
秦始皇統一中國后,把六國原有的長城連接起來,又派蒙恬率領三十萬重兵鎮守長城。那時候的匈奴還是一盤散沙,實力不如后來強大,所以相安無事。
秦王朝一倒,天下大亂,接著項羽和劉邦又打了一場楚漢戰爭。外面的匈奴人,趁著這個機會崛起,發展壯大了。
最初漢朝也沒有能力和匈奴打仗,在漢武帝上臺之前,漢朝宗室也受了不少膿包氣,就連呂后這麼強悍的女人也被匈奴單于寫信求婚,當眾侮辱。
漢武帝發動對匈奴的戰爭,傾盡了“文景之治”時代留下的全部積累,把國庫都打空了,才趕走匈奴人。因為這件事,他還寫了“輪臺罪己詔”,為自己的好戰感到悔恨。
但是事實上直到漢武帝死以后,匈奴的問題都沒有完全解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