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灃
隆裕既沒有慈禧的權謀,也沒有慈禧的權力,但她心里很清楚:載灃是不想讓自己干預朝政,只做好撫養皇帝的本份工作即可。
經此一事,本就沒什麼實權的隆裕,便不再過問朝政之事,一心一意將心思放在撫養溥儀上。對于大清的朝政,她想管,但卻有心無力。
末代太后隆裕
隆裕太后僅僅“垂簾聽政”三年的時間,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。
辛亥革命爆發兩個月以后載灃辭掉了攝政王的職位,隆裕太后作為太后自然不能辭掉太后的名號,作為大清的最高統治者,需要對整個大清朝負責。
載灃辭掉攝政王的次日,隆裕與袁世凱進行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談話,將袁世凱任命為議和大臣,全權負責議和談判的事情。
袁世凱
12月28日越來越多人呼吁溥儀退位,隆裕太后趕忙召集慶親王奕劻與袁世凱商量該如何應對,隆裕太后最后的態度是:這件事情交給你們去辦吧,辦得好辦不好都不埋怨你們。說完隆裕嚎啕大哭,哭完以后隆裕說了一句話:“只要天下太平就好。”
如此一來溥儀退位已經成定局,僅僅10天以后,上海《申報》宣布溥儀將于次年2月22日退位。
袁世凱將溥儀退位的詔書交給隆裕太后,隆裕太后還沒有讀完便已經淚如雨下,隨后便將詔書交給了軍機大臣徐世昌等人用御寶蓋章。
滿朝文武,只有奕䜣的兒子承襲恭親王爵位的溥偉反對溥儀退位,但隆裕太后很無奈地說道:“你是想要置我們母子于何地啊?”
“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,猶欲阻撓共和詔旨,將置我母子于何地!”
隆裕太后不過是一個不懂朝政與權謀的后宮女子,辛亥革命爆發以后,溥儀尚且年幼,自然是什麼不懂。而載灃則在關鍵時刻直接撂挑子不干,辭掉了攝政王一職,隆裕即便是再不想面對,也需要對大清負責。在溥儀被迫退位時,對于隆裕來說,或許只有用哭來表達自己的無奈與無助吧!
隆裕與溥儀
死后被風光大葬
自從下了溥儀的退位詔書以后,隆裕太后便一直郁郁寡歡,心里很不是滋味,沒過多久便染上了病。1913年隆裕太后的生辰,在御殿接受百官朝賀,但只有寥寥幾人而已,大多數的王公大臣都為了避嫌不肯前往給隆裕太后祝賀。
自此以后隆裕竟然一病不起,在2月22日在長春宮病逝了。
其實隆裕在溥儀退位以后的情況并不是很好,她本身就比較節儉,溥儀退位以后為了節省開支,便將一些宮人還有太監裁掉了,以至于愉皇貴妃等人都非常的不滿,背地里誹謗隆裕。
“收拾人心,宮中益惡隆裕”
而且在隆裕臨死之前,只有溥儀、內務府大臣世續以及一些身邊伺候的宮女在,在臨死之前對世續說:“我死后將要魂歸何處啊?”
“孤兒寡母,千古傷心,睹宮宇之荒涼,不知魂歸何所。
并且很無奈地對年幼的溥儀說:“我死后,你未來的路要自己走了。”
隆裕太后死后,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便下令全國下半旗向隆裕太后致哀,并且讓文武官員身穿孝衣二十七天的時間。
2月28日是隆裕太后被祭奠的日子,袁世凱在臂膀上戴著黑紗,親自前去祭奠隆裕。
隨后在參議院議長吳景濂的建議下,為隆裕太后哀悼會籌辦一座事務所,而且在長春、鐵嶺、營口等很多的地方,都在開隆裕太后的追悼會,各地派出了代表入京參見隆裕太后追悼會。
僅僅在18日與19日兩天,前去太和門前廣場參加追悼會的就有五萬多人,甚至在靈堂中間還擺著“女中堯舜”的白色橫幅。
在靈堂的正中間,擺著隆裕太后大的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