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偷偷去看樓喻面色,繼續道:“之前殿下跟北境馬販做生意,奴在這件事上管得比較多。有幾次奴聽到北境馬販們說悄悄話,奴聽不懂,又擔心他們使壞,就想著去學一學蠻語,防止他們有壞心思。”
他說的話都是真的,絕無半分摻假。
樓喻不由笑了:“你做得很好。”
“謝殿下夸獎。”阿硯嘿嘿笑起來,又高興又不好意思。
樓喻溫聲問:“你是同何人學的?”
“是跟城中一家雜貨鋪的老掌柜,他年輕時經常跟北境商人打交道,學會了蠻語。”
大盛與北境以前是互市的,只是當今即位后不久,就取消了互市的政策。
在此之前,慶州城中有人與北境交易實屬正常。
樓喻贊道:“你有心了。”
“只要能為殿下做事,奴就高興!”
阿硯原本學習蠻語,真的只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與烏帖木他們做生意,沒想到竟真的能幫到殿下!
他本身就有語言天賦,且蠻語不難,他學了幾年,早就能跟馬販們進行流利對話了,做個通譯綽綽有余。
樓喻不得不感嘆,上天待他真的不薄,讓他身邊能有這麼多得用的人才。
他道:“你既通曉蠻語,這次出使就隨行左右。”
“奴遵令!”
阿硯拜倒在地,雙目放光。
他終于能為殿下做事了!
樓喻想了想,問:“那你愿不愿換個名字?”
“奴愿意!請殿下賜名!”
樓喻:“若我沒記錯,你祖上姓宋。硯字不俗,不用更名,就叫宋硯罷。”
宋硯激動叩首。
“起來吧。”樓喻溫和笑道,“這幾日若得了空,你便來教我一些北境日常用語。”
“奴遵令!”
出使北境是意外,樓喻此前沒想過這件事,便只能臨陣磨槍,學一點是一點,真到關鍵時候,總不至于兩眼一抓瞎。
翻譯官找著了,他還得準備一些用具。
樓喻找來霍煊。
“袖弩?”霍煊瞪大眼睛。
樓喻頷首:“你能不能做出來?”
北境人大多兇殘暴虐,他總得搞點東西防身。
大盛不是沒有袖弩,但達不到樓喻的需求,他需要霍煊進行改良,使其更加袖珍還不失攻擊力。
霍煊聽懂他的意思,拍著胸脯保證:“我一定盡快做出來!”
樓喻鼓勵笑道:“我相信你可以。”
希望朝廷能夠發揚其拖字訣的傳統美德,多給點時間。
正乾三十一年,十月初三,朝廷詔令傳至慶州,命慶王世子樓喻擔任議和使團的正使,并于十月初十前抵達京城聽令。
詔令傳來后,慶王妃將院中的木頭樁子砍了個稀巴爛。
慶王和樓荃皆擔憂不已,連飯都吃不下了。
樓喻倒是一臉淡然,安慰他們自己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。
他從不打無把握的仗。
反正在抵達阿骨突部王庭前,朝廷隨軍是不會讓他出事的。
至于抵達王庭后會如何,那就得看各方勢力的交鋒了。
馮三墨于東院稟報消息。
“禮部出使官員有禮部侍郎嚴輝及一些小官,隨軍將領為禁衛軍副統領杜芝。”
樓喻驚訝:“杜芝?杜遷的長子?欺負過周滿的杜大郎?”
這還真是冤家路窄。
他可不信杜芝會對自己心存善意,說不定杜老頭就想讓杜芝趁機搞他呢。
馮三墨繼續道:“骨突王現已奪回王庭,烏帖木退回東部草原,只是在烏帖木的突襲下,骨突王傷亡慘重,目前已無暇管顧澹州,議和一事已成定局。”
朝廷不想打,骨突王也無力繼續干耗,唯有議和一途才能確定澹州城最終歸屬權。
阿骨突部要錢要糧,大盛要澹州,只要雙方條件都滿意,便會皆大歡喜。
但身為正使的樓喻,必定會被口誅筆伐,在史書上被形容成一個貪生怕死的慫包。
更甚至,某些人還有可能趁機將他永遠留在草原上。
樓喻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敵人。
他問:“阿骨突部王儲與二王子如何?”
“一人支持議和,一人反對議和。”
樓喻頷首交待:“繼續盯緊京城和阿骨突部動向。”
馮三墨領命退下。
夜幕低垂,月色如水。
馮二筆進屋替樓喻收拾明日出行的行李,一邊收拾一邊嘀咕道:“現在都十月了,天氣這麼冷,等到了北境,豈不是會更冷?”
“那就多帶一些厚衣服。”
樓喻之前讓人做了幾套棉襖背心,穿在里面既暖和又看不出來,非常實用。
他頓了頓,突發奇想道:“把裝著注射器的匣子也帶上。”
“殿下帶這個做什麼?”
樓喻笑了笑:“不做什麼,以備不時之需。”
他只是忽然蹦出了這個念頭。
反正體積小,隨便塞哪兒都成。
“殿下,霍統領求見。”門外雜役稟報。
馮二筆蓋上箱籠,笑道:“霍統領又來給殿下按矯了。”
“二筆,你先出去,我有些事情要交待霍統領。”
馮二筆聽話地出了屋子,在院中迎面碰上霍延。
“馮大人。”霍延主動開口。
他身著戎裝,月色下蕭蕭肅肅,看不清神情。
馮二筆停下腳步。
“此行路遠,你隨侍殿下左右,照顧好他。”
“你不說我也會照顧好。”
馮二筆微微皺眉,照料殿下本就是他的職責啊,霍延說的不是廢話嗎?
“多謝。”
霍延鄭重躬身一拜。
馮二筆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