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漢聞言無奈的搖了搖頭,舉目四望周圍的亂墳崗。
“你們覺得這里是說話的地方麼?”
“走,先把娃抬回去再說!唉”
等回到虎娃家中、安頓好他,王老漢才緩緩講述。
“咱們這地方的村子,除了‘溝’之外啥名字最多?”
聽了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話,村民們都是一愣。
隨后又反應快的主動開口。
“‘寨’、“營”啥的唄!”
“東寨村、西寨村,新營、望山營的,都是這樣的名字。”
老漢聞言吸了一口旱煙后深深點頭。
“那你們知不知道為啥要叫‘寨’啊、‘營’啊的?”
“這”村民們沒人能回答上來。
村名都是祖輩傳下來的,誰也沒考慮過其中深意。
老漢似乎猜到了現在的場景,因此也不再繼續賣關子。
“咱們這疙瘩,古代時候是對抗胡人的戰場。歷朝歷代都會派大兵駐守在咱這兒。”
“寨啊、營啊的,都是駐軍的名字。”
“到后來日子好了不打仗了,慢慢的就變成了村民。”
眾人聞言這才恍然大悟:“哦,原來是這樣啊那這和鬼聘書有啥關系,王叔。”
王老漢聞言似乎陷入回憶,片刻之后才開口回道。
“事情壞就壞在‘兵荒馬亂’四個字上了。”
“亂世多奇冤啊”
原來在三千年前,那時候正是鬧匈奴,因此官家在北國大地駐扎了不少軍隊。
雙方廝殺可謂是你來我往、長年累月。
有句詩寫得好:興百姓苦,亡百姓苦。尤其是戰亂的年代。
“寧做盛世狗,不做亂世人”也是這麼個道理。
那時候的九道溝村遠比現在氣派多了,而且不叫村,而是九溝城。
算是抵御匈奴的一座要塞吧。
駐守城里面的將軍姓若,他和別的軍爺不一樣。
不但不欺負城中百姓,每逢天災人禍時還多有救濟。
不只是這位將軍,他府上的小姐若昭更是如此。
舍粥醫病那是家常便飯,甚至閑暇時還會各家各戶的走動,具體給城中百姓分憂解難。
因此若昭小姐被滿城軍民稱為在世菩薩。
可就是這麼個美若天仙的將軍之女,偏偏命運比誰都悲慘。
原來是若昭小姐體察民情時,恰巧偶遇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落魄書生。
說起來也是孽緣,這位將軍之女居然就愛上了家徒四壁的窮小子。
每每都接濟米面錢糧不說,就連書生脾氣怪異的老母親都照顧的體貼入微。
衣帽長衫親自給清洗干凈,就連因久病在床不能自理的排泄污穢都不嫌棄。
要知道這個老怪婆可是出了名的刁民,周圍鄰居關系處得可謂是一塌糊涂。
用句現在的話說那就是標準的潑婦,無理辯三分、滿嘴詛咒別人斷子絕孫的老潑婦。
因此即便將軍之女如此照顧也還是冷嘲熱諷,逢人便說人家將軍之女是圖他兒子的才華。
圖他兒子將來一定能高中狀元
即便如此,若昭也只是笑笑不多辯解。
等時間久了,便和窮書生花前月下私定終身。
這件事情被將軍知道后,不但沒有反對還大力支持。
不要聘禮,自掏腰包準備給愛女一個盛大的婚禮。
這樣的事情別說在幾千年前的古代,就算放到現在社會也極其難得吧?!
更何況那時候更講究門當戶對!
可就在婚禮當天,便有橫禍飛來
第1794章 世人皆有罪
原來就在大婚的當天忽然有周邊的營寨前來求救,將軍立即放下女兒婚事領兵前往營救。
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大愛的舉動,卻又招來書生老娘惡毒的咒罵。
說什麼就是親家看不起自己家,不過是找借口不親自來送親罷了。
如此行事早晚必橫尸沙場
卻說將軍這次出征確實中了敵人的奸計,等他離開很遠后匈奴兵立即蜂擁而至。
不到半天的功夫便攻破了城池,即便將軍之女若昭親自帶著剩余的士兵拼死抵抗也無濟于事。
在城破之前士兵為了防止若昭受到傷害,還特意給她換上了普通人的衣服隱藏在百姓當中。
然而群眾當中有壞人。
或者說為了保住自身性命,平時備受若昭照顧的滿城百姓,大多數都選擇了自私自利。
當匈奴人把滿城百姓都集中在城外后,立即審問誰是將軍家眷。
殘余的我朝士兵自然不肯說,即便被敵人殺害也沒吐露半個字。
只是高喊著“將軍保重,天朝萬歲!”
可百姓看到士兵慘死的樣子后,還不等匈奴人審問拷打,便“不由自主”的將目光望向人群中的若昭。
那個平日里對他們每個人都照顧有加的將軍之女,被他們稱作活菩薩的將軍之女!
甚至“自覺”讓出一條通道,還紛紛遠離若昭數米以示和她沒有一點關系。
這樣一來可憐的將軍之女,就這麼暴露在匈奴殘暴的目光之下。
更過分的是,書生母子這時候主動站了出來指認若昭,甚至將她推到了匈奴人面前。
搖尾乞憐,只為自己能夠活下去。
若昭心如死灰,滿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滿城的百姓,她曾經當成家人的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