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她安靜了一些,我便給她喂了一些安神湯,讓她好好睡一睡。
剛一出門,就看到了外面的張遲風,他問道:「夏姊姊,虞姊姊她怎麼樣?還好嗎?」
我讓他不要擔心,現在長寧的狀態已經穩定了下來。
和張遲風交談中我這才知道原來旌旗旁的兩個頭骨,一個是張梧,一個是趙淮生。
是長寧親手砍下趙淮生的頭,插入了紅纓槍上威懾四方,帶領城中守將拼死抵抗蒙古軍,才沒有讓蒙古軍大批地涌進來。
但沒過多久蒙古兵大部隊就打來了,薊州守將張梧攜全族投降。
張遲風死戰不降,在陣前生擒其父張梧,學著長寧的樣子砍下張梧的頭顱,掛在旌旗旁。
18
在長寧昏睡期間,胡敏之終于率大軍趕了過來,殲滅蒙古軍隊的主力,一氣呵成再次把蒙古軍打到了山海關外,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。
而這都是后話。
我們處理完常老將軍的后事就要回京,徐登云發來密信,陛下不行了。
常老將軍在守城之戰中受了重傷,沒有挺過來就咽了氣。我原以為自己見慣了生離死別,沒想到在戰場上才見到更多鮮活的生命被奪走。
我握不住眼角的淚。
風一吹,就散了。
一路行來,一路死來,一路活來。
我們來的路上,常老將軍還像一個頑童一樣跟我們開玩笑,講著當年和虞老將軍、圣祖皇帝和祖父一起征戰四方的故事。
他爽朗地笑:「想當年多威風,把蒙古人打得屁都不敢放!今天竟然讓蒙古人打到自己腳跟下,想想都丟人。
」
阿兄本來不想讓常老將軍上戰場,讓他在后方督戰。
但是常老將軍卻說:「有仗不打,比殺了我更難受。」
「放心,我可不能死,要不然我家那個老婆子又該說我了。」
不過老將軍在廝殺中全身受了七道刀傷、十三道劍傷,他撐著最后一口氣等到了胡敏之的到來,屏退所有人交代了胡敏之幾句話就合上了雙眼,再也沒有睜開。
狐死首丘,代馬依風。
七十歲的老將軍說,他要回家。
他的家在西北,那里漫天黃沙,天似穹廬,籠蓋四野。
那里是他征戰過的故鄉。
和圣祖、夏公一起走過的路。
曾經他們騎馬踏天下,一同把蒙古人趕到關外,大漠征途,草原天際,多麼威風。如今蒙古人快打到了皇城根下,西風殘照,黃土依依,不見陵闕。
常老將軍說:
「死后尸骨,一拜黃天,二拜君王,三拜夏公,四拜故鄉,五拜愛妻。
「以后,就交給孩子們了。
「老婆子,我來了。」
眾人都不解常老將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,一旁的胡敏之說道:「常爺爺的夫人去世都有四十年了,死的時候風華正茂,但是常爺爺總是叫她老婆子,仿佛夫人還在世。」
聽完這句話,大家陷入了長久的沉默當中。
胡敏之親手火化了常老將軍的尸身,把骨灰收起來,說是要等日后完成常老將軍的遺愿。
胡敏之和張遲風留在薊州重建薊州城。
而我們連夜帶著長寧母子三人返回京城。我們出城的時候,薊州城的百姓相送,還有人自發感念長寧的守城之恩,在薊州城內修建了好幾座虞娘子廟,長寧成了他們心中的英雄。
長寧現在已經變成成熟穩重得多了,整個人也緩了過來,像年輕時一樣靠在我的肩膀上。
而小如星和小黎光整個返程都很乖巧地坐在馬車里面,很是惹人憐愛。
似乎還不知道這一兩個月爹娘發生的巨變。
可是我和兩個小家伙相處這段時間中,他們從沒有叫過一聲阿爹,反而時時刻刻都表現得乖一點,不讓長寧操心。
阿兄說小孩子是最聰慧,我們以為他們不知道,其實他們什麼都知道。
趙淮生死之前給阿兄留下了一封信,長寧把信交給阿兄。
從長寧的口中我們知道趙淮生這些年一直過得不甚如意。薊州守將張梧原是閆千城的門生,為了討好閆千城,處處打壓趙淮生,還克扣軍餉。冬天的時候將士們沒有棉衣只能穿著單薄的春衣守城,一日大雪封城,凍死了不少將士和百姓。
趙淮生不知道哪里運來了一車車棉衣,幫助百姓和將士度過冬日。不過后來蒙古兵打來了,趙淮生開城門放了一小隊蒙古兵入城。
后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。
趙淮生的信中寫道:【吾弟知行,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,君主不仁以百姓為芻狗,我行差踏錯自知萬死難辭。兄此生,負國負家,罪難自已,愿吾弟照拂長寧母子,愿吾弟全身而退,愿吾弟與行晚共占春風。兄趙淮生。】
趙淮生的頭骨被阿兄帶了回來,安葬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山谷。他的尸身早就在戰亂中不知去向。
長寧一回京就帶著兩個孩子去找了李太后。
而我也跟著阿兄去見了徐登云。
這才知道陛下不是快不行了,而是早就故去了,死在了小閆妃的床上。